登录
首页 » Others » 基于XILINX FPGA的OFDM通信系统基带设计

基于XILINX FPGA的OFDM通信系统基带设计

于 2021-05-06 发布
0 140
下载积分: 1 下载次数: 4

代码说明:

《基于XILINX FPGA的OFDM通信系统基带设计》以无线局域网物理层标准IEEE 802.11a为实例,研究如何在FPGA上实现一个OFDM通信系统的基带收发机。《基于XILINX FPGA的OFDM通信系统基带设计》在系统地给出了收发机模块划分的基础上,对每个模块的算法和FPGA实现进行详细探讨,内容涵盖一个完整无线通信系统的绝大部分模块,包括扰码、编码、交织、OFDM调制/解调、帧同步、频偏校正、符号同步、采样时钟同步、信道均衡、viterbi解码等。《基于XILINX FPGA的OFDM通信系统基带设计》所有模块均在Xilinx公司大学计划Spartan一3E Starter Ki

下载说明:请别用迅雷下载,失败请重下,重下不扣分!

发表评论

0 个回复

  • 汽车系统动力学1/4悬架模型
    参考汽车系统动力学里的1/4悬架模型的程序,包括了轮胎动载,车身加速度均方根值,悬架动行程的谱密度绘图
    2020-11-07下载
    积分:1
  • 信号稀疏表示理论及其应用
    信号稀疏表示理论及其应用信号稀疏表示理论及其应用郭金库刘光斌余志勇吴瑾颖著斜学出版社北京内容简介信号稀疏表示是一种新兴的信号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吸引了研究者的大量关注,同时被应用到信号处理的许多方面,如非平稳信号分析,信号编码、识别与信号去噪,压缩感知,盲源分离等。信号稀疏表示方向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稀硫分解算法、过完备原子字典和稀硫表示的应用等方面。本书在介绍国内外该研究方向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作者在稀疏分解快速算法、色散原子字典,稀疏表示在线性调频信号参数估计以及电磁兼容测试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书可供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信号表示、非平稳信号分析等方面工作的科研工作人员和研究生学习、研究使用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信号稀疏表示理论及其应用/郭金库等著,一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IsBN978-7-03-038209-2Ⅰ.信…Ⅱ郭…Ⅲ.信号处理Ⅳ.TN91.7中国版本图书馆CP数据核字(2013)第171727号责任編辑:魏英杰杨向萍/责任校对:桂伟利责任印制:张倩/封面设计:陈敬荦幽社出版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717http://www.sciencep,com此象通州皇家印刺厂印刷科学出版社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销2013年7月第一版开本:720×1000B52013年7月第一次印刷印张:91/4字数:176000定价:50.00元(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负责调换(科印〉)前言信号稀疏表示是过去近20年来信号处理界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硏究领域,众多硏究论文和专题研讨会表明了该领域的蓬勃发展。信号稀疏表示的目的就是在给定的过完备字典中用尽可能少的原子来表示信号,可以获得信号更为简洁的表示方式,从而使我们更容易地获取信号中所蕴含的信息,更方便进一步对信号进行加工处理,如压缩、编码等。信号稀疏表示方向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稀疏分解算法、过完备原子字典和稀疏表示的应用等方面。本书在介绍国内外该方向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作者在稀疏分解快速算法、色散原子字典及稀疏表示在线性调频信号参数估计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分为6章。第1章为绪论,在回顾传统的非平稳信号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引出信号稀疏表示的基本思想,并介绍稀疏表示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第2章首先给岀稀疏逼近和稀疏表示的定义,然后简要介绍常用的稀疏分解算法和时频原子字典,最后介绍一种利用稀疏表示结果构造的时频分布。第3章利用 Gabor原子特点,构造一种随信号或分解残留信号自适应变化的 Gabor子字典,提出基于自适应 Gabor子字典的匹配追踪算法并证明了算法的收敛性。进一步,基于离散自适应 Gabor子字典提出相应的匹配追踪快速算法并分析了计算复杂度。最后利用数值实验结果验证了提出的方法与传统的匹配追踪算法具有相同的计算精度。第4章为了描述色散信号,利用色散关系或者近似色散关系设计出能够描述色散特性的原子,并构造色散原子字典。针对类似色散原子这种瞬时频率随时间非线性变化的时频原子,给出一种非负、无交叉项的能量时频分布。第5章研究信号稀疏表示在线性调频信号的参数估计及线性时不变系统辨识中的应用。第6章探讨信号稀疏表示在电磁兼容现场测试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本书的很多研究成果是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邹红星教授的指导和信号稀疏表示理论及其应用帮助下完成的,这为本书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第二炮兵工程大学的领导也一直关心和支持作者的课题研究,尤其是本书的出版得到了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控制工程系的直接支持和帮助。在本书出版之际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借此杋会特别感谢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控制工程系以及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周志杰、苏娟、郜震宵、杨晓君、王榕、马竞伟、俞力杰、刘冰、汪洪桥、胡来红、孙振生、席建祥等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20112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2M521904)和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创新性探索项目的资助。作者2年6月目录前言第1章绪论1.1非平稳信号分析方法·1.2基于基分解的线性时频表示1.2.1傅里叶变换1.2.2短时傅里叶变换………1124561.2.3小波变换1.2.4基分解的不足·1.3经典的时频分布101.3.1 Wigner- ville分布……101.3.2 Cohen类时频分布……1.4稀疏表示方法121.4.1稀疏的就是更优的121.4.2稀疏表示理论的发展141.4.3稀疏表示的应用………………………191.5本书的结构安排……21第2章信号的稀疏表示…222.1稀疏逼近与稀疏表示222.2常用的稀疏分解算法242.2.1框架算法………252.2.2匹配追踪算法262.2.3基追踪算法262.2.4稀疏分解算法的信号精确重构条件∵272.3时频原子字典…………………282.3.1 Gabor原子字典…282.3.2 Chirplet字典………………………29信号稀疏表示理论及其应用2.3.3 FMm let字典………292.3.4 Dopplerlet字典302.4稀疏表示与时频分布…302.5本章小结…34第3章自适应 Gabor子字典的匹配追踪算法363.Ⅰ稀疏分解与匹配追踪算法363.1.1基本的匹配追踪算法………………363.1.2正交匹配追踪算法……383.1.3匹配追踪算法的计算和存储瓶颈……403.2自适应 Gabor子字典…………443.3自适应子字典的匹配追踪算法收敛性493.4离散自适应子字典的匹配追踪快速算法3.5算法验证与实验…603.6应用GPU实现的匹配追踪算法…633.7本章小结··67第4章基于色散原子字典的信号稀疏表示…684.1稀疏表示与原子字典…694.2色散原子字典……………724.2.1稳态相位法4.2.2初始波形及色散原子734.2.3色散原子字典的构造754.2.4基于色散原子字典的稀疏表示…………764.3非负的无交叉项时频分布…804.3.1时频半仿射平面…804.3.2色散原子的非负、无交叉项的时频分布…834.4应用854.5本章小结…88第5章稀疏表示在线性调频信号参数估计及线性时不变系统辨识中的应用895.1基于稀疏信息的线性调频信号参数估计…895.1.1线性调频信号的参数估计89目录5.1.2线性调频率估计·955.1.3初始频率与结束频率估计985.1.4实验结果1005.1.5讨论1055.2稀疏分解在系统辨识中的应用…1065.2.1基于互功率谱的线性时不变系统辨识………1065.2.2匹配追踪算法的降噪原理1085.2.3利用稀疏分解进行线性时不变系统辨识1095.3本章小结…112第6章基于稀疏表示的电磁兼容测试信号处理技术………1136.1现阶段电磁兼容现场测试信号处理面临的难题…………1136.2国内外研究现状…1146.3稀疏表示在电磁兼容测试信号处理中的优势以及待解决的问题117参考文献119附录:自适应子字典的匹配追踪算法参考程序……133第1章绪论1.1非平稳信号分析方法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和反变换实现了信号在时域和频域內的相互转换。傅里叶变换将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分量的线性组合,其结果可以告诉我们信号是由多少个正弦波叠加而成,以及相对的幅度。由于不能给出关于这些频率分量何时出现与何时消亡的时变信息,因此傅里叶变换比较适用于分析频率成分不随时间变化的平稳信号。但是,人们发现众多的实际信号却具有明显的非平稳特征。信号的平稳性或非平稳性主要是根据信号的统计量特征来衡量。常用的统计量包括均值(一阶统计量)、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度(二阶统计量),以及高阶矩与高阶谱等(高阶统计量)。若信号的联合分布函数相对于时间是不变的,即信号的各阶统计量与时间无关,则称信号是平稳信号。若信号某阶统计量随时间变化,则称信号为非平稳信号或者时变信号,2。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各种频率随时间变化的信号,如人类的声音、动物的叫声雷达和声呐信号、生物医学信号等。这些信号都是典型的非平稳信号,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持续时间有限,并且自相关函数或功率谱密度是随时间变化的。当研究和处理非平稳信号时,传统的傅里叶变换不能提供对信号频谱时变特征的有效分析和处理,也就是说,频谱和功率谱并不能清楚地描述信号的某个频率分量出现的具体时间及变化趋势。非平稳信号分析与处理是现代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在通信、雷达、信息对抗、自动控制、模式识别、水声、地震勘测和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24。非平稳信号分析方法可以分为线性时频表示、非线性时频分布和信号的稀疏表示(图1-1)。假设信号为几个分量信号的线性组合,如果信号的时频表示也可以表示为这几个分量时频表示的相同线性组合,则这种时频表示称为线性时频表示;否则,称为非线性时频表示,2。传统意义上的线性时频表示通
    2021-05-06下载
    积分:1
  • 全数字接收机理论与技术
    【实例简介】全数字接收机理论与技术》系统地论述了全数字接收机基本理论和实施技术,为研制开发全数字接收机包括HDTA、CDMA、TDMA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以及软件无线电系统等的全数字解调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全数字接收机是在接收机前端即中频、高频或靠近新收天线的地方有用模数转换器(A/D变换)将载波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接收机后续的功能(如下变频、滤波和解调等)全部用数字处理技术实现,它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技术结合的产物。它使接收机的结构、功能和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
    2021-11-04 00:32:54下载
    积分:1
  • FPGA--图像对比度&亮度调整代码-Verilog
    【实例简介】
    2021-08-05 00:30:59下载
    积分:1
  • 遨博六自由度机械臂使用手册
    遨博六自由度机械臂的厂家配套用户使用手册,内含机械臂工作原理和示教器使用教程。遨博(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AUBO(Beijing Robotics Technology Co, LtdAUBO Robotics用户手册此版本用户手册对应产品版本信息请见本手册版本信息章节,使用前请仔细核对实际产品版本信息,确保一致。AUBO用户手册会定期进行检查和修正,更新后的内容将出现在新版本中。本手册中的内容或信息如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遨博(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对木手册中可能岀现的任何错误概不负责。遨博(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对因使用本手册及其中所述产品而引起的意外或间接伤害概不负责安装、使用户宀品前,请阅读本手册请保管好本于册,以便可以随时阅读和参考本说明书图片仅供参考,请以收到的实物为准Copyright c2015-2018AUB0保留所有权利本资料为遨博(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专有之财产,非经书面许可,不准透露或使用本资料,亦不准复印、复制或转变为任何其他形式使用。AUBO目录前言产品组成更多信息第章安全1.1简介1.2交全警示标志1.3安全注意事项1.3.1概述1.3.2使用须知13.3人员安全1.4责任及规范1.5危险识别16预定用途1.7紧急情况处理17.1紧急停止装冒1.7,2从紧急状态恢复17.3强制关节的紧急移动1.7.4机械臂过大力安全保护第章搬运及注意事项第章维护维修及废弃处置3.,1维护维修3.2废弃处置第章质量保证4.1产品质量保证4.2免责声明第章机器人硬件组成第章机器人安装6.1简要安装步骤6.2重要安全说明6.3机器人工作空间63.1机器人机械尺寸6.3.2机器人运动范围6.4安装机器人保留所有权利。目录内测版AUBO64.1底座6.4.2安装机器人本体6.5安装末端工具6.5.1木端法兰机械结构尺寸第章使用入门7.1安装7.1.1安装机器人71.2电缆连接72机器人上电72.1上电前准备7.2.2系统上电7.3机器人关机第章系列标准控制柜8.1简介8.2电气警告和小心事项83系列标准控制柜电气接8.3.1简介83.2安全8.32.1默认安全配置8.3,2.2外部紧急停止输入8.32.3防护停止输入83.24缩减模式输入8.3,2.5防护重置输入8.3.2.6三态开关输入8.3.27操作模式输入8.3.2.8拖动示教使能输入83.29系统停止输入8.3,2.10系统紧急停止输出8.32.11机器人运动输出8.32.12机器人未停止输出8.3.2.13缩减模式输出83.2.14非缩减模式输出83,2.15系统错误输出8.3.3控制柜内部83.4通用输入输出电气接口83.5工具木端接口83.6通信接口84使用入门84.1安全84.2使用前注意事项8.4.3控制柜面板介绍目录内测版)保留所有权利。AUBO84.4手动模式和联动模式844.1手动模式8442联动模式844.3示教器使能开关第章示教器简介9,1打廾小教器电源9.2关闭示教器第章示教器操作界面10.1坐标系10.1.1基坐标系()10.1.2末端坐标系(10.2初始界面10.3机器人小教面板10.3.1软件关闭按钮10.3.2面板选择10.3.3机器人仿真界面10.3.4机器人仿真切换按钮10.3.5步进控制10.3.6位置控制10.3.7机器人实时状态参数显示10.3.8姿态控制10.39关节轴控制10.3.10零位姿态、初始位姿10.3.11运动速度04设置面板104.1控制器设置10.4,2用户设置104.3工其端设置10.5外设设备10.6安装设置面板10.6.1初始位姿标定10.6.2工具标定10.62.1工具运动学标定106.2.2工具动力学标定10.6.23工具标定10.6.3坐标系标定10.6.4安全设置10.7机器人系统设置10.7.语言设置10.7.2时间设冒10.7.3网络设置保留所有权利。目录内测版AUBO10.7.4密码设置10.7.5锁屏时间设置10.7.6刷新10.8状态日志面板10.9版本信息第章在线编程111简介11.2工程11.2.1新建工程112.2加载工程11.2.3保存工程11.2.4默认工程11.2.5白动移动和手动移动11.2.6过程11.3条件选项卡11.3.1命令11.3.2命令11.3.3命令11.34If.lse命令11.3.5命令113.6命令11.3.7命令11.3.8命令l1.3.9命令11.3.10命令11.3.11命令l1.3.12命令11.3.13命令11.3.14命令113.15命令11.3.16命令11.3.17命令11.3.18命令11.3.19命令114外设命令11.5记录轨迹11.6变量配置117定时器11.8仿真模型11.9脚本文件配置目录内测版)保留所有权利。AUBO附录术语认证与检测停止时间和停止距离参照标准技术规格有效负载机械臂安装要求报警信息及常规问题说明保留所有权利。目录内测版AUBO目录内测版)保留所有权利。
    2021-05-07下载
    积分:1
  • id3算法实现
    id3算法利用matlab的实现,利用treeplot画出生成的决策树
    2020-11-03下载
    积分:1
  • C#WinForm窗体四周阴影效果
    在Winform取消默认边框的情况下,实现了窗体四周带阴影的效果。利用双层窗体实现,上层是普通的控件窗体,底部是绘制的窗体阴影。
    2020-12-06下载
    积分:1
  • Lumped Elements for RF and Microwave Circuits (Bahl 2003)
    Lumped Elements for RF and Microwave Circuits英文版,射频微波电路入门Lumped Elements for RFand microwave circuitsFor a listing of recent titles in the Artech House Microwave library,turn to the back of this bookLumped Elements for RFand microwave circuitsInder bahlArtech houseBoston londonwww.artechhouse.comLibrary of Congress Cataloging-in-Publication DataBahl, I.J.Lumped elements for RF and microwave circuits /Inder Bahlp cm.--(Artech House microwave libraryncludes 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s and indexISBN 1-58053-309-4(alk. paper1. Lumped elements(Electronics) 2. Microwave integrated circuits. 3. Radio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s. 4. Passive components. I. Title. II. SeriesTK7874.54B342003621.38132-dc212003048102British Library Cataloguing in Publication DataBahl, I. J. Inder jit)Lumped elements for RF and microwave circuits.-(Artech House microwave library1. Radio circuits 2. Microwave circuits I. Title621.38412ISBN1-58053-3094Cover design by Igor Valdmar2003 ARTECH HOUSE, INC.685 Canton StreetNorwood Ma 02062All rights reserved Printed and boun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no part of this bookmay be reproduced or utiliz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electronic or mechanical, includingphotocopying, recording, or by any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without permissionn writing from the publisherall terms mentioned in this book that are known to be trademarks or service marks have beenappropriately capitalized. Artech House cannot attest to the accuracy of this information. Useof a term in this book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ffecting the validity of any trademark or servicemark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 1-58053-309-4Library of Congress Catalog Card Number: 200304810210987654321To my adorable grandsons, Karan and Rohan Kaushal, with whom I play, cry,and laugh, and who have provided me with the idea and inspiration towrite this bookContentsPrefaceXVAcknowledgmentsXXIntroduction1.1 History of Lumped Elcements)Why Use Lumped Elements for rF andMicrowave circuits1.3 L, C, R Circuit Elements1.4 Basic Design of Lumped Elements4.1 Capacitor1.4.2 Inductor4.3 Resistorumped-Element Modelin1. 6 Fabrication1.7 ApplicationsReferencesInductors2.1 IntroductionLumped Elements for RF and Microwave Circuits2.2 Basic Definitions2.2.1 Inductance2.2.2 Magnetic Energy182.2.3 Mutual Inductance202. 2. 4 Effective Inductance202.2.5Imedang2.2.6 Time Constant2.2.7 Quality Factor222.2.8 Self-Resonant Frequency232.2.9aximum Current Ratin2.2.10 Maximum Power Rating2.2.11 Other Parameters232.3 Inductor Configurations242.4 Inductor models2. 4. 1 Analytical Models252.4.2 Coupled-Line Appiroach282.4.3 Mutual Induse arppi342.4.4 Numerical Approach362.4.5 Measurement-Based model382.5 Coupling Between Inductors452.5. 1 Low-Resistivity Substrates2.5.2 High-Resistivity Substrates462.6 Electrical Representations2.6. 1 Series and Parallel representations2.6.2 Network Representations51References52Printed Inductors573.1 Inductors on Si Substrate583.1.1 Conductor Loss3.1.2 Substrate Loss3. 1.3 Layout Considerations3.1.4 Inductor Model3. 1.5 Q-Enhancement Techniques3.1.6 Stacked-Coil Inductor803.1.7 Temperature Dependence84
    2021-05-07下载
    积分:1
  • C51单片机Proturs仿真TLC549(AD)采集系统
    该资源在Pritues仿真软件中用51单片机和TLC549芯片实现了AD的采集,并有keil编写的C程序可供参考。
    2020-11-30下载
    积分:1
  • PMSM无速度传感器DTC控制
    PMSM无速度传感器DTC控制
    2020-11-30下载
    积分:1
  • 696522资源总数
  • 104042会员总数
  • 46今日下载